硅谷甚至整个美国的高科技大公司,像Adobe,Google,IBM,tider,微软,onlyfans和推特的首席执行官,这七家公司的高管都是印度人。这并不令人惊讶,近年来,印度人获得了美国给高技术工人的H1b签证的三分之二以上。
看似印度人在硅谷的公司占据了很多高管的位置,这是否意味着少数族裔就在美国高科技公司站稳脚跟了呢?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老板的出身。发现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最高种姓的印度人,其中四个是婆罗门。婆罗门传统上是与神职和学者有关的种姓。是印度种姓金字塔的25000多个子群体的巅峰,在印度的14亿人口中只占5000万左右。其他三个种姓来自传统上与商业或文士职业(如簿记)相关的种姓。这些群体在金字塔的顶层也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印度政府将30%的印度人列为“先进种姓”(“forward” caste),而70%的印度人属于“落后”或“在册”种姓(“backward”或“scheduled” caste。Dalits,以前被称为不可接触者)和“在册部落”。
种姓制度可以追溯到古印度。它包括四个核心阶层,自上而下依次是婆罗门(教师、学者、祭司)、 刹帝利(战士、贵族)、吠舍(农民、商人、手艺人)以及首陀罗(体力劳动者)。而达利特人在最下面,从事打扫,搬运尸体等工作,就是人们俗称的贱民。(在古典梵文中,”达利特”一词的意思是 “破碎”。)这些划分仍然渗透到许多印度人的生活中,决定了他们如何工作和祭祀、吃饭和结婚、拥有土地和投票。在全国13亿人口中,有2亿多人被列为贱民。
在20世纪20年代,圣雄甘地为消除将达利特人与其他人隔离的做法而奋斗,例如取消不让达利特人进入印度教寺庙的做法。1947年独立后,印度第一任法律和司法部长、达利特人运动家安贝德卡(B.R. Ambedkar)在他帮助起草的宪法中写入了补偿条款。此举禁止了基于种姓的歧视,保证了政府有能力为几个世纪以来缺乏这两方面的人争取到代表权和释放机会。印度在1950年引入了平权行动方案;在几年内,它为受压迫的在册种姓和在册部落保留了大学的席位,1973年,它将这种做法扩展到了印度理工学院。
婆罗门出身的印度人占据了美国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管职位,这令人惊讶。因为在印度公司自己的董事会中,婆罗门并不占主导地位。前神职种姓的成员在商业领域的表现往往不如在学术界、科学界和法律界等领域的表现。在过去的15年中,四分之一的最高法院法官是婆罗门。印度的四个诺贝尔科学奖中,有三个不仅是有婆罗门获得,而且是有泰米尔婆罗门的一个小分支获得。
相反,印度的商业巨头们重要来自传统的贸易社区——吠舍或商业种姓。想想2021年《福布斯》印度最富有的人名单,前20名中有12是巴尼亚人。这是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教或耆那教放债人和商人的吠舍亚种姓,占全国人口不到1%。这些巴尼亚人中有五位亿万富翁恰好也是马尔瓦里人,这是一个紧密通婚的商人家庭群体,最初来自拉贾斯坦邦,包括许多印度最早的工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