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数字化集权会带来什么

More Less
3 min readAug 18, 2020

--

最近听到黄龄翻唱的《大城小事》觉得很好听。到网易云音乐上一搜,张学友翻唱的杨千嬅的《大城小事》收录在《林夕字传2》里。《林夕字传》是林夕的自选创作专辑。《林夕字传》三张CD的无损格式我有。但是《林夕字传2》3CD的无损格式我没有。

《林夕字传》3CD,每张CD15首歌,一共45首歌。网易上只有37首歌,删掉了8首。

《林夕字传2》3CD,每张CD16首歌,一共48首歌。网易上只有38首歌,删掉了10首。连《皇后大道东》也属于被禁歌曲之列。

林夕是香港著名歌词创作人,原名梁伟文,一生填词三千多首歌。歌词含义隽永,充满意境,与另一个香港著名词作人黄伟文并称为香港歌坛“两个伟文”。因为林夕的政治立场,支持占中和反送中,创作了反送中歌曲,对大陆多持批评态度。也同时因为是同性恋,所以不被大陆当局待见。在大陆属于半封杀状态。

也因为占中和反送中,香港艺人黄耀明,组合达明一派,以及叶德娴在内地网络被封杀。这几个人唱的歌在大陆平台上全部消失。连林夕的名字也称为了敏感词,电视台选秀节目,林夕作词的歌曲作者变成佚名。林夕的专辑在网易上也不能收藏。

要找《林夕字传2》的无损无删节版本可费劲了,基本上能搜到的链接都是死链接。BT和emule都死得差不多了,稍微冷门点的资源都下不到。gf垄断了音乐资源,被网易腾讯虾米下架的歌曲就很难下到了。确实很难找到。幸亏还有百度盘。不过百度盘早晚也会被干掉。10年前一首歌的MP3在网上找不到,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没想到过了10年,网络上的内容被党牢牢控制,党要让你的声音消失,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

互联网越来越中心化,这跟去中心化的初衷是相悖的。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霍炬的文章《互联网完蛋了,已经》

在专制体制下的集中化网络,BAT都是例子,网易腾讯音乐也是例子。比如在墙内要找一首黄耀明的歌是难上加难。wechat变成一个超级应用,通过wechat简直可以干任何事,订票,买电影票,打车,付账单。日常生活离不了它。同时你的行踪,你的消费记录,有关部门一清二楚。微信一卡脖子,所有人都觉得难受。非专制体制下的google,facebook,推特所处的地位也类似,互联网的内容越来越集中到几个巨头手里。所以互联网巨头要想进行言论管制也很容易做到。区别在于,前者是政府主导,后者是企业主导。

苹果的iOS的特点也是封闭和专制。Jobs就是教主,他给你用什么,你才能用什么,他不给你的,你就用不了。用户无法在iOS上自己安装任何不是app store里的第三方应用。你买了设备,硬件时你的,软件还要他认可的你才能用,这不是数字化集权又是什么。要不破解iOS叫越狱呢,用iOS的人就是在监狱里。相比之下,Android平台就开放和包容得多了。这也是我多年不用iPhone的原因。

如何对抗这种数字化集权呢,比如可以少用微信,多用telegram和signal,少用集中式的信息服务,像网易云,腾讯音乐。多支持没有审查的平台,博客,海豚湾之类的平台。还有些什么,想到了再说。

--

--

More Less
More Less

Written by More Less

自由撰稿人,时评人,平等公义追求者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