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编者按:前不久,中国大陆的外卖骑手们因为一篇介绍他们面临的算法困境的文章,获得全网关注。而加州的Uber,Lyft司机们也一直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 — 用个人的劳动保障权益交换零工经济平台带来的就业机会。今年加州的第22公投提案,Prop 22,就是聚焦于这一领域的关键提案。
又一次吸引了全网目光的外卖骑手
今年3月底,来自中国的一名外卖骑手,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吸引了众多目光。当期,时代杂志专门撰文称赞中国的外卖群体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非凡的使命感”。
半年过去了,外卖骑手们再次吸引了全网的目光,但这一次的原因却是光鲜背后,系统的牢笼。
2020年9月《人物》杂志的一篇爆款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走红网络,引发热议,并激发了人们对外卖这个行业人士的共情。文章讲述的是像美团,饿了么这样的外卖平台,通过算法挤压外卖员的送货时间,“在系统的设置中,配送时间是最重要的指标,而超时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发生,便意味着差评、收入降低,甚至被淘汰。”于是逼得外卖员不得不交通违章,为了生存不惜铤而走险,导致了很多交通事故,外卖员成为了高危行业。
《人物》杂志的文章爆火后,一开始外卖平台指责压缩送货时间是算法所为,有网友指出,算法难道不是人写的,如果不是王兴要求压缩送货时间,程序员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算法?程序员不过是按照产品经理的要求照章做事。指责算法其实是企业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
之后,平台又推出了“消费者的‘我愿意多等五分钟’”的解决办法,从而又把压榨外卖送货时间的责任成功地推到了消费者的头上。消费者对送货时间有什么概念,还不是系统推荐的时间。系统说是多少就是多少。外卖员被企业用算法压榨,冒着生命危险送货这个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如果企业员工没有一个可以代表自己权益替自己发声的组织或者渠道的话,那就只有被残酷压榨的份,命运就好像我们都学过的课文《包身工》里面讲述得一样悲惨。
美国的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员们面对相似的困境
无独有偶,在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中,加州的第22号提案prop 22,遇到的就是一个同样的问题。关于prop22,需要从加州AB5说起。
加州众议院法案5号(AB5)是2019年在加州众议院60比1通过的法案,用来界定工人到底是独立承包商(Independent Contractor)还是雇员(employee)。在美国,如果是雇员的话,雇主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有每小时最低工资要求,要给员工买医疗保险,养老,社保,病假,失业保险等多项福利。而如果界定为独立承包商的话,雇主则无需给员工买保险等福利。所以,雇佣独立承包商比雇佣雇员对于雇主来说,会有更低的劳动力成本。
根据AB5的规定,界定是否为雇员的标准,有以下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