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用过的家用电脑,献给70和80后的青春
现在人手一个iPad的年轻一代,知道上个世纪80年代的家用电脑是什么样子吗?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普通家庭的工薪阶层还在为生计奋斗,还不知道个人电脑为何物。1984年2月16日,上海市展览馆举办十年科技成果展,邓小平驻足在一个13岁少年身后,默默地看着他操作电脑,足足站了6分钟。然后亲昵地用手摸了摸计算机小操作手的头,对旁边的随行人员说了一句“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该名少年还给领导同志演示了一些自己写的程序,例如显示“热烈欢迎”(不是Hello world!),“我爱北京天安门”之类的。这个少年名叫李劲,网送外号“邓摸头”,他之后连跳两级16岁就进入了清华大学,23岁成为了计算机博士,后来成为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李劲当时操作的这台电脑,显示器像是连了个电视。主机键盘布局类似Laser 210/310,但是厚度不太一样,也可能是自主研发产品。虽然李劲用的电脑已不可考,但是之后全国各个中小学校,少年宫,都开始逐渐普及少儿电脑教学。
Apple II

80年代中期的时候,少年学习电脑的一代神机就是这个——Apple II。Apple II 是一个8位,使用6502 CPU的电脑,内存从4k到48k,是由苹果的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和Rod Holt联合设计的,于1977年开始销售。它是苹果公司上市的第一款消费类电子产品。Apple II 的初始售价1298美元,这个价格对于中国普通家庭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根本无力支付。后来可能出于教育目的,或赠予,或有优惠。反正只在学校和单位才见过Apple II的身影。

apple II的缺省运行程序是BASIC,可以编写一些应用程序。而且有它自己的操作系统,提供了存取磁盘的命令。
Laser 310
由于Apple II实在价格昂贵,无法进入寻常百姓家。在中国大陆可以买到一些普通家庭能够承受得起的替代机型,即所谓教育电脑,其中之一就是Laser 310。

Laser 310也是8位家用电脑,6–22K内存,单色显示器,主机和键盘集成在一起,缺省语言也是BASIC,由香港vTech公司于1985年至1989年之间生产。CPU用的是Zilog Z80。Z80 CPU,指令集兼容Intel 8080。这种CPU后来被用在单板机上比较多。所谓单板机,就是键盘,显示,主板都做在一个开发线路板上,没有外壳,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Raspberry Pi呢。Raspberry Pi刚推出的时候,只要售价35美元,功能应该强过90年代末期盛行的Intel 奔腾MMX 166。


由于Laser 310价格平易近人,推出时候售价99美元,量产后还不断降价,大概后来在大陆的价格大约是三四百元人民币,比起上万元的Apple II,普通人也能承受得起,在80年代中后期得到了较大规模普及。Laser 310为80年代大中小学普及电脑教育,功不可没。
中华学习机
80年代后期,Laser 310逐渐被中华学习机取代。中华学习机(CEC-I),是由电子工业部牵头,清华大学主持设计,由国内几家计算机厂家联合研制成的一种微型计算机。其实就是山寨版的Apple IIe了。它跟Apple II兼容,也是用的6502 CPU,可以运行Apple II上运行的各种软件。可以连家用的电视机和录音机作为外设,同时有中文字库。

中华学习机除了支持BASIC语言意外,还支持一种图形化的语言叫Logo。Logo语言非常易学,它操纵一个叫做“小海龟”的图标,可以画出各种屌酷炫的图形,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游戏机和学习机
上世纪90年代,任天堂FC,俗称“红白机”的机器进入中国。FC是Family Computer的缩写,也就是家用电脑。任天堂FC也是一款8位机,自带两个十字键的手柄,配上可插换的游戏卡,可以玩各种游戏。由于显示的色彩深度也只有8位,就是256色,所以画质很粗糙。红白机1983年在日本推出,1985年于北美开始销售。在中国销售时,定价1000元左右,并不是天价,但也不算太便宜。多少人儿时的回忆,《魂斗罗》、《双截龙》、《超级玛莉》就始于那个时候。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这个秘技,很多人一定还记得。小伙伴之间交换游戏卡的场景,很多人也不会陌生。


如果你以为任天堂红白机仅仅是个游戏机,那你就错了。任天堂随后推出了一款叫做Family Basic的外设,是一个FC专用键盘,自带BASIC语言,可以让电脑爱好者用BASIC编写自己的程序,甚至是游戏,另外还具有科学计算和谱曲等功能。不过可惜的是,这款外设没有得到多少软件支持,甚至没有支持这款设备的官方软件推出,所以没有推广开。用Family Basic编写的程序可以用叫做Famicom Data Recorder的磁带机存储。


任天堂还推出了可以外接的磁盘机,可以使用软盘,叫 Family Computer Disk System或者Famicom Disksystem,这样就成为名符其实的家用电脑了。但是Family Basic却不能跟Famicom Disksystem同时使用,因为FC主机上只有一个接口。

虽然红白机的外设没有获得很大成功,但是在一水之隔的中国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大行其道。国内出现了大量任天堂红白机的克隆机器,加上键盘,简单的程序功能,成为一种叫“学习机”的产品。著名的就有小霸王和裕兴等产品。一开始的学习机,跟Family Basic一样,是分离系统,就是FC主机+键盘+电脑卡的形式。发展到后来,成为了一体机,就是把键盘跟主机做在一起,并配备了IBM PC上面的101标准键盘。这种叫做学习机的产品,很会利用用户心理,如果学生要求家长购买游戏机,家长不见得会同意。但是要求买一台学习机,似乎名正言顺,竞没有理由反驳。所以像 “小霸王”、“裕兴”,“金字塔”等品牌的机器得以迅速普及。

在知识产权观念淡薄的90年代初期,小霸王等学习机的游戏功能完全克隆任天堂FC游戏机,可以运行任天堂的游戏。同时加上了所谓学习功能,配备101标准键盘,可以模拟早期PC的部分程序,作为家用电脑使用,这类学习机获得不俗的销量。
另外值得一提的产品是夏普PC-1500,可以算是最早的掌上电脑,PC1500是夏普1981年推出的机型,可以写BASIC程序,但不能太大。还可以写类似脚本之类的命令行,做各种数学运算和统计。用自带的打印机打印出各种图案,例如正弦曲线之类的,是不是很潮。

90年代中后期,随着IBM兼容机的逐渐普及,克隆Apple II及游戏机的所谓学习机,日渐式微,但那是广大70,80后们童年的回忆。你是否时常还会想起,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用那小键盘敲BASIC画图作曲时候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