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这个讲座是周保松老师主持,台北中央研究院研究员钱永祥老师主讲,周濂和刘掣两个人评论。
该讲座原定于5月8号凌晨4点开始,我3:45进去,说要管理员拉我才能进会议室。等了半天没人拉我,我就退出来看怎么回事。出来以后就说1000人已满,进不去了。后来说是1号房要搬到3号房。动荡之中我才好不容易得以进入2号房。其实这么波折,直到快5点,讲座才开始。
总体来说,这个讲座的内容还不错。因为一般人认为,爱国主义偏向于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跟强调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怎么能相容呢。钱永祥老师解释了自由主义和爱国主义为什么能够相容。钱永祥老师说,
爱国主义的前提和目标与自由主义的自由、平等是相呼应的。爱国主义为自由主义提供了情感动力,自由主义为爱国主义提示了伦理边界,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支援的。
其实我个人对这种看法并不以为然。自由主义标榜实现个人自由,为什么要由爱国主义绑架。作为一个有独立见解的个体,判断事情的是非,不应该是被爱某个国家的情感绑架。
自由主义也没有必要给爱国主义提供伦理边界。爱国主义首先就是自私的,是一种排他的情感,你爱一个人,从伦理上讲就不该再去爱另一个人,因为爱有排他性,不然就成了滥情。爱国家也是一样,如果爱中国,而中国的国家利益跟美国的国家利益有冲突的话,就不能爱中国的同时也去爱美国。所以为什么爱国主义要由自由主义提供道德边界呢,讲不通。爱世人比单纯爱一个国家的人,显然更普世。实现个人自由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人平等和自由权利,这不比只单独爱一国人,要更有普遍意义。
至于钱说到的爱国有几层涵义,倒是对的。汉语里的“国家”这个词,英文里有几个不同的概念跟她对应,第一层是政权(regime),爱国当然不等于爱政权,任何一个正常国家,媒体,民众对政府多是持批评的态度,但是你不能说批评政府就是不爱国,相反,批评政府希望它做得更好,才是爱国的表现。第二层,是政体,英语是state,或者是country。就是实现管理这个国家的制度。这个其实也没什么好爱,不满当前政体而要求改弦更张的比比皆是。第三层,是nation,牵扯到国族认同,对于这个国家民族历史的认同,提供归属感。吃到一碗肉夹馍,就感觉到跟祖国的文化连接上了。第四层,是motherland,就是祖国这片土地,因为生长于这块土地上,对于这个地方的山川大地有着一种眷恋和热爱。爱三和四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还是难免狭隘。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什么事情都觉得源自自己国家的才是开风气之先的,是我们首创的,这其实是一种民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