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有媒体想要引用作为其他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twitter: @moreless 并注明出处
内容提要:网络内容近十年来越来越集中,集中到了少数几家网络巨头手中,这跟互联网起初开放,分布式的初衷背道而驰。集中到少数几家手中,一方面便于政府审查,政府乐于见到,另一方面也是资本操作的结果。由于内容都集中到少数几家手里,这就便于谣言和极端言论的传播。
谣言是有人故意制造,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人的情感弱点,煽动仇恨,从而达到控制人的思想的目的。跟《1984》里面描述的仇恨周的操作类似。
这种靠谣言操控人情绪的内容,无论是中共的宣传部门,还是美国的右翼,都拿来加以利用。中共靠他来召集小粉红水军,美国右翼则用来洗脑狂热川粉。都可以形成一种政治力量。经过1月6号围攻国会事件以后,各大社交媒体网站发现这个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川普的号已经不封不行了。
网站内容的监管,不应该由网站自己来制定规则,而是应该由政府出台政策。默克尔批评的就是这一点。但是美国如果出台管理网站内容的法规,又跟第一修正案抵触,所以是两难。
前文《推特脸书封禁川普账号侵犯言论自由了吗?》已经提及推特和脸书封禁川普的社交账号,并不侵犯言论自由。
简单叙述,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宪法第一修正案只约束政府不能剥夺公民的言论自由,但是政府本身则不受第一修正案的保护。第一修正案也无法约束企业。而川普的推特账号却正是代表政府的声音。理由是什么呢,可以看一个判例。据《纽约时报》报道:川普阻止一些用户访问他的Twitter帐户违反了第一修正案,因为川普是使用该帐户执行公务的政府官员。
2019年,纽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一个三法官合议庭一致裁定,该帐户是一个公共论坛,特朗普没有权力根据人们的观点将他们排除在外。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有关该帐户官方性质的证据是压倒性的。”法官巴林顿·D·帕克(Barrington D. Parker)就该案件写道,“我们还得出结论,一旦总统选择了一个平台,并向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和参与者开放互动空间,他就不能选择性地排除那些与他观点相左的人。”
第二、根据1919年的申克诉合众国案的案例,霍姆斯大法官首次提出了“即刻而明显的危险”原则,其标准就是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应视言论当时所处的环境及性质,是否具有造成实际危险的危害。从1月6号发生的围攻国会暴乱造成多人伤亡来看,川普的言论显然已经造成了即刻而明显的危险。